人物介绍
李俊峰,1964年出生,6163am银河线路力学与工程科学系83级校友,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力学与实践》主编,《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刊:航空宇航与电子系统(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中国科学》《宇航学报》《空间科学学报》《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力学快报(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等编委。
二十多年从事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二十多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等,主要论著有《深空探测动力学与控制》《太阳帆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相对运动轨道动力学》,以及120多篇国内外学术期刊SCI论文。
主讲本科生课程有理论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基础、航天器动力学、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等,主讲研究生课程有运动稳定性、高等动力学、现代航天技术概论等。主编《理论力学》(第1、2版)被评为“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翻译英文教材《工程矢量力学》《理解航天》《静力学》《动力学》,翻译俄文教材《力学》(朗道)、《理论力学》(马尔契夫)、《理论力学习题集》(密歇尔斯基)等。入选首届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负责并主讲的“理论力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并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视频共享课,领衔的“基础力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李俊峰资料图(来源:清华大学官网“清华映像”栏目)
知识的逻辑就像是大树
他希望能在学生心中种下树苗
李俊峰非常认同课堂教学的五个境界;沉默(Silence)、回答(Answer)、对话(Dialogue)、质疑(Question)、争论(Debate),并以做到第五重境界“争论”为荣。
他说,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获取知识并不是什么难事,教师不能仅仅做传授知识的人,而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科学的内在规律、如何发现和发挥各自的特长。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才能让学生走得更远,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总师”。不断打破同学们的思维惯性、“见招拆招”、有破有立地帮助大家建立理论体系,是李俊峰培养学生判断能力的一大法宝。
比如,在“动力学与控制基础”课堂上,李俊峰抛出问题:做定轴转动的物体,角速度和角动量方向一定平行吗?同学们根据以往经验,答案大多为“是”。但是,这种带着经验和“下意识”的判断,将来走入工程和科研实际,几乎完全行不通。为了让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李俊峰在第一个有关角速度和角动量的例子中,特意设计了两个质点的简单问题。于是,按照既往经验去演算的大二同学们一做就错了——咦?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对呢?在抓耳挠腮的同时,学生既往建立起来的条件极为特殊的经验被怀疑甚至推翻了。
经过三四周不断地铺垫和阐释,李俊峰逐渐帮助同学们从怀疑既有经验走到了重构新的理性认知——对于任意质量分布的定轴转动系统,如果要实现角速度和角动量平行,只能绕中心惯性主轴的转动,只有这样的情况下才符合。
就是这样带着学生掉进“陷阱”,然后又带着学生一步步爬上来,让学生完整地经历思辨过程,才能让学生将来走得更远。
善于在课堂上营造宽松开放的氛围,就是李俊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另一大法宝,他希望让每一株“好苗子”都长成自己想要的那种样子。为此,他并不介意把自己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想法拿出来与学生分享。
“我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说了 ‘蠢话’,错误不可怕,思路僵化才可怕。”李俊峰认为,独立思考就容易“犯错”,让学生看到老师也会有错,老师是如何对待错误,这种科学求实的精神比简单的是与非更重要。
同样地,他也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于是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在他的课堂上,同学们会大胆站起来直抒己见;即使下课也有许多同学久久围着老师争论,不愿离去。
“理论力学”是一门本科二年级课程,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同学们此后的专业学习极为重要,但因为理论性强而不易掌握,讲好更不容易。
而李俊峰不拘泥于既有教材,摒弃“迷人眼”的碎片化知识,将精华部分完整系统地传授给同学们,大胆开拓创新,自成体系,让大家在逻辑的美感中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知识的逻辑就像是大树,我希望能在学生心中种下树苗,而不是给他们一筐散落的树叶。”李俊峰说。
经过这样的训练,在清华大学本科生“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中,学生们在送给李俊峰的贺卡上也表达了对他教给他们思维方式的感激之情:“忘不了您憨厚可爱的笑容,更忘不了您教给我的思考方法,这已不仅仅是关于力学的思维,而是关于人生的哲理。我现在的学习中经常能用到老师您教过的思维方式,真心地感谢您!”
老师对待学生
不能像工厂加工零件一样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了健全完善学校教学工作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切实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清华大学于2015年6月决定设立教学委员会,并制定《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章程》。
2015年7月,李俊峰开始担任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及下设的教学评定工作委员会主任。
教学评定工作是对所有一线授课教师教学状况和效果的评价。清华主要采用“学生评教”结合其他方式来综合考评教师的教学工作。2015年接受访谈时,李俊峰认为,这种方法既有合理性,也有改进的空间:“教学工作本来就不像科研那样有刚性的指标,理、工、医、人文、社会、艺术等不同学科又各有特点,情况更为复杂。作为教学委员会的工作,首要的是想走访不同类型的院系,听取老师们的意见,目的在于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学评定机制,用制度凝聚共识。”
而在考核学生方面,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重要人物冯·卡门曾有以下阐述:“任何一个工程技术问题根本就没有百分之百的准确答案。如果有个学生的试卷对试题分析有见地、重点突出、方法对头,因个别运算疏忽最后答数错了;而另一个学生的试卷答数正确,但解题方法毫无创造性,那么,我给前者打的分数要比后者高得多。”
李俊峰就引述了冯·卡门的观点来阐述教学评定工作应该侧重的方面。他毫不避讳地说:“清华的教学评定方式一直是多样化的,有客观的试卷评测,也有主讲教师主观的评价,或者是相结合的。
例如,我给出的课程成绩中就含有一定主观分数,因为我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有绝对的把握和发言权。
当然,如果学生认为主观分数就是‘混个脸熟’,那就错了。主观分数如果拿高分实际上比客观分数更难一些,因为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在与我的面对面研讨中,体现出来的对课程内容的深度思考与深入理解。”
李俊峰认为,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既是研究教学内容的专家,又是研究授课对象的专家”。他提出要从“速度、精度、广度、深度”四个维度来进行考核学生,承认不同学生不同的思维类型和学习风格,并非仅凭考试来判定。他曾经很认真地在课堂上说:“恭喜同学们,这次期中考试有60%的同学达到60分以上。如果大家继续努力,在后半学期迎头赶上,在考核更全面更严格的期末考试中得满分,课程的总成绩就可以得到满分。”
“宽松的环境意味着允许犯错,允许别人不那么高效。老师对待学生不能像工厂加工零件一样。”他愿意留出足够的时间,让进入角色的时间并不同步的同学们,可以在最后阶段达到要求。
现在,航院所有理论力学教师都采用了这种考核方式。
“在考核上,师生不是对立的关系,他们的目标是共同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做通了学生的这个思想工作,有利于他们掌握知识和能力。”他又进一步介绍说,“同样的道理,在教学评定工作中,学校与教师也有共同目标,需要凝聚共识。”
李俊峰教授在课堂上(杨思维 摄,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他的教学思想
内外兼修、人课合一
20多年来,李俊峰每年都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到2017年已累计授课2500多学时,平均每年讲课100多学时。同时,他还长期为国家航天部门大型卫星的设计做前期研究,十多年来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总装备部等纵向科研20多项,承担多项航天部门课题,为神七航天员出舱、神八空间交会对接、大型通讯卫星设计等重大航天工程做出重要贡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此外,他还是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导。
这样一个行政管理和科研学术上的大忙人,是怎么做到在教学上如此的投入的呢?
李俊峰说,有兴趣、特别想做的工作,一定总会找到时间,而教书育人就是他既有兴趣又特别想的工作。为了回答同学提问,每天晚上11点他会把其他一切工作放下,点开微信认真思考同学们的问题并给予回答。
谈起教学、科研与管理如何做到兼顾,李俊峰说:“教学、科研、管理这三方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共同推动我的成长。”
在他看来,先要有科研经验,然后把科研方法和经验迁移到教学上,用科研思路去研究教学问题,把教学问题研究透彻后,就会发现教学跟科研一样,别有一番洞天。摸索到规律并反复验证后,教学就能做到事半功倍。而教学研究中最难的就是研究人的因素,这方面的经验可为管理提供有效支持。“融会贯通之后,你就会发现,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管理,都在一盘棋里面,这样做事情就会效率比较高。”
如何更好地避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李俊峰认为:“要从评价的角度鼓励教师在教学上多投入,要让他们有相应的荣誉感!”
“内外兼修,人课合一”,这是他对自己教学思想的概括,既有中国传统的儒家风范,又涵盖了自己多年来的授课“秘诀”。
内外兼修中的“内”讲的也是教师要提高内在的学术修养,就工科而言,就是要有比较扎实的科学、工程、教学研究的基础,这是最重要的;“外”则是指上课的具体方法。
谈到 “人课合一”,李俊峰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教学就像骑自行车,自己的自行车骑得习惯了,就能体会到“人车合一”的感觉,甚至像一些 “车技高超”的同学,不用扶车把就能自在前进。但是哪一天换了别人的车来骑,就会觉得不自在了。授课也是一样,只有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习惯,达到 “人课合一”的境界,才能在上课时做到 “随心所欲不逾矩”。
有些青年教师听了观摩课之后,将别人的教学模式直接套用在自己的课堂上,并不能发挥很好的效果,原因正在于此。
小结
最后,如果让李俊峰描绘自己心目中“一流本科教学”的模样,他曾撰文透露,那应该就是:
学校、院系、教师共同努力,以努力培育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为共同目标,守护学生成长的优良环境,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常态化的、犹如涓涓细流般的支持,不断助推学生成长,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发展的方向;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管理层的服务与管理,同向同行,共同促进;
教师、学生以及在教育环节上的方方面面,协调一致,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教师既是学术专家,潜心学术研究,掌握学术规律,又是教育专家,钻研教学,掌握教育规律;
学校有大量高质量的课程,有严谨的教学管理的制度,又可以保护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性、多样性、个性化,关心学生全面成长;
教学与管理都建立起可持续改进的机制……
(原文由一读EDU编辑部综合整理、编辑自多篇刊载于清华大学新闻网、“清华映像”栏目、《清新时报》、《新清华》等清华校内媒体上的相关文章,相关文章原作者包括李俊峰本人,学生记者 张鹏杰,记者 周襄楠,学生记者 赵藤子,张铮,学生记者 刘润发、余琼,新闻中心记者 高原,学生记者徐铭鹤、王仙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