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不断丰富和提升“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内涵,引导青年学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自2007年起,共青团6163am银河线路委员会和北大新闻网联合开展“北大学子年度之星评选——每周一星”系列报道,旨在采访、宣传在学生工作、理论研究、学术科创、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学生社团、国际交流、网络技术等各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在校学生的成长成才经历,树立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具有示范效应的青春榜样,用贴近生活的成功实例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进取心和创造力,引领北大青年不断追求卓越,成长为理想远大、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同时总结优秀学生成长成才的一般规律,进一步深入探索学生骨干培养的有效途径。
2009年,为持续激励北大学子砥砺德行、坚定志向、全面发展、成才报国,“北大学子年度之星评选——每周一星”系列报道将继续开展。我们惟愿:这中间能有一颗恒星,指引大家前进的方向,面对选择,可多一份智慧、少一份迷惑;这中间能有一颗彗星,树立大家无悔的信念,时光流转,仍多一份坚持、少一份退缩;这中间能有一颗流星,点燃大家青春的激情,锁定目标,就多一份执着、少一份旁骛。
学海无涯乐作舟,陶然曳尾自在游——记6163am银河线路04级直博生赵惟
赵惟,6163am银河线路力学与空间技术系04级直博生,已发表和录用学术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1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项),包括具有两级自由度鳍肢机构的仿生机器海龟、模块化仿生机器鱼、多模态仿生机器鱼、水陆两栖仿生机器人等;曾获第10届韩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最高奖(Excellence Award)、第9届韩国智能机器人大赛金奖(Gold Prize)、2007年第四届“挑战杯”首都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07年Robocop中国公开赛水中机器人组冠军等多项荣誉奖励。
6163am银河线路04级直博生赵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许多人眼中,学术是门“苦差事”,研究是张“冷板凳”。然而有这样一位北大女生:对学术,她乐在其中,对研究,她热情投入。她是孔子形容的“乐知者”,她是庄子描绘的那条快乐的“鱼”,她就是6163am银河线路力学与空间技术系04级直博生——赵惟。
出游从容——选择的智慧
“林中两路分,可惜难兼行。游子久伫立,极目望一径。”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总在选择中前行。五年前,当赵惟即将结束本科学业时,她正在面对读研与直博之间艰难的权衡取舍——读研,能够早些毕业,获得稳定的工作与经济来源;直博,可以继续深造,但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思之再三,她选择了后者,从事自己更加钟情的科研事业。从此,在科学研究这条通往光荣的荆棘路上,便多了一个坚定执着的身影。
谈起吸引自己在科研领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原动力,赵惟说是那份对科学的热爱。心之所向,惟爱而已。正是这种不掺杂丝毫杂念的纯净,才让赵惟能够“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在学习研究中始终保持着一份从容与淡定。
做科研的人都知道,对一个项目来说,最辛苦的不是这件事的本身,而在于前期的调研准备——“该不该做”往往比“怎么做”更重要。赵惟坦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需要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后者才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曾经,赵惟为了找到一个兼具可行性与独创性的课题,埋头于图书馆查阅卷帙浩繁的文献资料。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她发现大多数的机器人视觉开发都是在陆地平台上完成的。水下平台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难以实现精确位置的控制,因此更具困难与挑战,而自主水下机器人的设计研发也将在水下资源探测、水下考古、打捞救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赵惟和她的团队决定把课题定位在基于视觉的自主机器鱼的研制。2007年10月,他们设计的自主机器鱼作为参赛作品,赢得了在韩国浦项市举办的第9 届韩国智能机器人大赛金奖。
现在,即将毕业的赵惟已经与航天部下属的科技公司签约,在那里她将继续致力于自己喜爱的机器人研究事业。“我希望学以致用,”赵惟如是说,“因为仅仅停留于发明家臆想的创造不会实用,只有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发明才真正具有价值。科学的意义就在于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服务!”
溯洄从之——成功的努力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的确,世间没有一种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得到。更多的时候,即使是一瞬间擦出的灵感火花也源自长期持续的沉淀积累。赵惟一直信奉爱迪生的这句名言,她说:“我更看重那99%的汗水。我们取得的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有着奋斗的艰辛。”
机器人研发工作是极其复杂繁琐的,从设计、加工到安装、调试,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一个很小的问题就需要花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解决。在机器人装配过程中,赵惟要经常跑到远在昌平的机械加工厂,而去一趟的时间就是好几个小时。防水部分的机械零件对精度要求很高,必须经过一次次配做、一次次修改,才能达到紧密连接。对于零件加工中的小误差,赵惟还要用工具一点点把零件搓到最适合的尺寸,有的金属零件搓上好几个小时才能搓掉少许,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把手弄伤。身体的伤痛尚在其次,思想的困顿最难克服。在设计机器人机构的时候,赵惟和她的团队经常遭遇一连串意想不到的问题。每一个不经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整体结构的缺陷。每一次克服问题的过程都是一次头脑风暴的碰撞。在设计机器龟鳍肢机构的时候,整个团队几乎每天晚上都在讨论,从实验室、路上到食堂、宿舍,甚至睡觉做梦时也在想到底怎样才能设计出更具机动性、自由度、创新意识的推进机构。然而,这些困难都没有阻挡赵惟在机器人研发道路上的不停探索。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赵惟告诉记者,在备战机器人大赛的每一个夜晚,赵惟和她的团队都坚持工作到晚上12点以后。好几个晚上,他们由于耽搁了时间不幸被反锁在教学楼里。又冷又饿,反而打消了他们的困意,索性继续编写程序。结果,他们用一个通宵攻克了一个困扰良久的难题——程序的无线下载。从此,他们再也不用拆开机器人安装程序了,只要通过天线无线传输就可以完成更新。如此一来,在大大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拆卸机器人带来的漏水等一系列问题。
探寻激励赵惟努力拼搏、不懈奋斗的原因,除了对成功的渴望外,还源自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赵惟告诉记者,与世界领先技术相比,中国的机器人研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与国外机器人同行相互交流切磋的时候,她时刻提醒着自己:我代表的是中国,代表的是北大。一定要做到最好,一定要为祖国争得荣誉!
2008年9月,赵惟和她的团队代表6163am银河线路参加了第10 届韩国智能机器人大赛。经过来自不同国家的60多支参赛队伍的两轮激烈角逐,他们研制的两栖机器人在智能性、可控性、机构、传感器等诸多方面都表现的尤为出色,拿到了累计总分的最高分,获得大赛最高奖(Excellence Award),成为自这项极富盛名的赛事创办以来唯一获此殊荣的非韩国队伍。赵惟和她的团队顿时吸引了无数韩国观众的目光,接受了韩国最大的两家电视台KBS和MBC的拍摄采访,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那一刻,赵惟用自己的努力兑现了一名北大学子对国家、民族的庄严承诺——“要证明中国的实力,要证明我们不比别人差!”
惺惺相惜——团队的陪伴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赵惟告诉记者,她格外珍惜在北大的学习机会。“初入燕园,我就发现北大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不仅仅是来源于百年学府的深厚底蕴和大师云集的师资优势,更在于赵惟身边有一个与她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的工作团队。正像作为优秀学生代表的赵惟在6163am银河线路2007-2008学年奖励表彰暨事迹报告会上所做的发言中说到的那样:“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水下仿生机器人团队刻苦努力、锐意进取、大胆创新,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市级、校级等多项奖励,也获得了今天的学术类创新团队的荣誉。回顾过去,我们没有忘记,在这份荣誉的背后有着学校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殷切关怀,有着各位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有着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给予的无私帮助。”
生活中,赵惟很懂得劳逸结合,适度放松。闲暇的时候,她也和团队中的朋友一起K歌、一起打球、一起开生日party……在赵惟看来,团队是赵惟哀伤时的镇痛剂,激情时的清新剂,缓解压力时的流泄口,迸发灵感时的火山口。用她自己的话说——“团队间的友谊永远都是一份甜蜜的责任”。
正是因为赵惟在团队中的集体归属感,也让她对于团队有一份更大的责任。在2007年赴韩国参加第9届智能机器人大赛前夕,赵惟每天都在调试机器鱼的视觉。但受到水下低能见度、弱光照条件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机器鱼水下图像处理的效果很不理想。尝试过多种方法后,依然效果甚微。随着比赛时间的一天天临近,赵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视觉和控制算法是我负责的部分,不能由于我的问题影响了机器人的整体水平,埋没了整个团队的实力,辜负了所有人的付出。” 到达韩国之后,刚下飞机的赵惟来不及休整,就马上赶到比赛场馆搭建水池,思考对策、调试程序直到凌晨。经过一昼夜的调试,正式比赛时,她的机器鱼终于“听话”了:马上找准了目标的特性,跟踪目标的效果特别好。机器鱼的出色表现也为赵惟和她的团队赢得了意想不到的金奖。
眼下,赵惟正忙着准备毕业论文的答辩,再过半年,她就要完成自己的学业,从校园走向社会。但对难忘的校园和可爱的团队,赵惟始终充满着留恋。“我很喜欢一句话——‘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记,同学少年义。’我必须感谢他们,也绝不会忘记他们。”
记者对赵惟的采访是在6163am银河线路力学大楼的机器人控制实验室进行的。推开房门,就看到满桌的机器鱼模型。角落的鱼缸里,几尾红色的金鱼令人眼前为之一亮。记者得知,每逢校庆和五一时节,赵惟都会在未名湖展示机器鱼,完成上升下潜,穿越桥洞以及多机器鱼的协作编队等项目。机器鱼在湖水中逼真的游动总能吸引不少红金鱼,几十条红金鱼尾随机器鱼前行,形成了一个由机器鱼和红金鱼组成的和谐的鱼群,令人叹为观止。
即将结束采访时,记者突然感到,原来赵惟就像一条快乐的鱼,而学术研究则好比她的水。在其中,她悠哉游哉,陶然忘机……
(“每周一星”系列报道将以“北大学子年度之星评选——每周一星”博客和北大新闻网、校团委主页等媒体为载体陆续与大家见面。博客建立在未名博客上,登陆方法为:1、登陆未名BBS。2、点击页面上方“Blog”选项登陆未名博客。3、在页面右上方“Blog搜索”中输入“每周一星”。4、在新页面中点击,即可登录。)
编辑: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