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国新办举行科学家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 6163am银河线路郭少军研究员谈科学家精神与科技使命

2020-11-1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11月17日(星期二)下午3时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4位科学家代表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 肩负新时代科技使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6163am银河线路郭少军研究员应邀出席见面会。


见面会现场(图片来自中国网)

郭少军,6163am银河线路研究员、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长期从事能源化学与能源材料研究,在燃料电池和氢能催化材料、化学机制与器件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首届北京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曾获首届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和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讲座奖等奖项。

在见面会上,郭少军研究员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阐述了自己对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的理解:以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为榜样,科学家要有为祖国的昌盛、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甘于奉献的精神,要有教书育人、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他强调了在科研工作中理论创新的重要性,指出理论是支撑创新的基础;在基础研究方面,特别是核心“卡脖子”技术上,需要科学家有不一样的创新思维。同时,郭少军研究员也提出,为了真正解决问题,希望能打通基础和应用,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希望国家能从政策和统筹等方面,促进科研工作者发挥优势,集体攻关,也希望企业能更好地参与推动研发,把创新性想法真正转化成所需要的产品。

郭少军研究员认为,科技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动力,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他阐述了对9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学习心得,认为此次座谈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十四五”期间以及长远科技规划的最高部署,对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未来实现高质量科技创新具有深远的指引意义。结合个人研究的方向,郭少军研究员谈到在工作中如何践行总书记的“四个面向”,他表示,青年工作者要勇于担当,要面向学科前沿,主动攻关原创研究,从源头上做创新;要面对国家的重大需求,探索能解决瓶颈问题的新核心技术,在技术方面寻求突破,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以下为见面会文字实录(郭少军研究员部分以粗体标出):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下午,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四位科学家代表,请他们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新时代科技使命这个话题,与大家作个交流,来谈谈他们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这四位代表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姚檀栋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先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霍守亮先生,6163am银河线路研究员、6163am银河线路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郭少军先生。

下面,我们先请四位代表介绍一下自己,首先有请姚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 姚檀栋:

我叫姚檀栋,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家一听到青藏高原,就知道这是一个研究高寒地区各种现象的地方,我是研究冰川和环境变化的。冰川和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大家知道,气候变暖是全球问题,所以我是从冰川和环境变化的角度来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以及影响。我们最近在组织第二次青藏科考国家专项,我作为首席科学家推动国家专项,已经开始了一年多,现在继续往前推进。谢谢大家。

 

胡凯红:

谢谢姚院士,下面有请袁亚湘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袁亚湘:

主持人好,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我叫袁亚湘,来自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也就是华罗庚、陈景润、吴文俊、冯康老一辈非常著名的数学家生前所在的单位,我是研究最优化计算方法。大家知道,优化法在数学上就是一个函数求极小,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存在决策的问题都是优化问题。当年华罗庚在全国推广的优选法,叫0.618法,就是一个特殊的优化方法。任何存在决策的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优化问题,特别是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很多问题都归结到参数的选取、如何做决策,包括无人机的轨迹设计等等。所以,在新的时代,优化方法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谢谢大家。

 

胡凯红:

谢谢,下面有请霍守亮先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霍守亮:

大家好,我是霍守亮,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水环境基准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主要是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战略目标,开展污染防控的相关技术、基准标准以及环境管理政策相关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支撑了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和政策,以及污染防治相关的工作。今天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家代表,也可以说作为一名环保科技工作者的代表,与广大媒体朋友们一起交流。谢谢大家。

 

胡凯红:

谢谢霍老师,霍老师是八零后。下面有请郭教授。


郭少军在会上发言(图片来自中国网)

 

6163am银河线路研究员、6163am银河线路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 郭少军:

大家好,我是郭少军,来自6163am银河线路,是一名教师。我主要从事的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新能源汽车所用的关键材料,主要是做燃料电池和氢能方面的研究,我觉得还是非常重要的。燃料电池很简单,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水,这个反应很简单,但实际上做的时候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怎么设计高效的催化剂体系,能够驱动这一反应的进行,从而来提升整个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还有使用寿命。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创新,来解决目前燃料电池氢能方面面临的挑战性的问题。谢谢大家。

 

胡凯红:

谢谢郭教授,郭教授也一是位80后代表。下面到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提问之前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有个问题。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的科技创新的重任。请各位科学家结合你们各自工作的领域,谈谈对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理解,你们是如何践行的,以及有什么难忘的故事?谢谢。

 

霍守亮:

我作为一名青年代表,也作为一名环保科技工作者,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也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觉得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环保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主要是有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家国情怀,心系人民。我们要肩负起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我们环保科技工作者的重任,国家需求至上,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我觉得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质量的向往作为环保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的落脚点。

第二,勇于创新,刻苦攻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具有结构性的、复合性、长期性叠加的难题,这就更要求我们环保科技工作者攻克勇于创新、敢于攻关,甘坐冷板凳,解决污染防治攻坚战一些关键的核心问题,支撑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第三,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的、系统的问题,我们必须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了,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要全方位、全地域和全过程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更要求我们环保科技工作者要把科学研究放在整个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系统里来。我们通过团结合作,共同攻关,来补短板、强弱项,来支撑美丽中国的建设。

说说我自己,我是2008年博士毕业以后到中国环科院工作,我接的第一项研究任务就是做湖泊营养物基准工作。基准在环境管理领域相当于一个标尺,主要是针对湖泊富营养化比较严重的问题,制定一个基准。我们国家标准修订缺乏相关的基准支撑,这在当时的国内也是比较全新的研究领域,没有人做过。另外,环境基准是一个很冷门的领域,同时也很难发高水平文章,成果也很难市场转化。所以,在当时的考核体制下,选择这个领域还是挺困难的。当时,我也没有想别的,我觉得既然是国家需要,我就应该去担当,去研究。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条件很艰苦,我们国家湖泊水质监测数据也很缺,也没有可借鉴的方法。我记得当时我一毕业就带着我的学生跑了三年,对一百多个湖泊进行采集第一手数据。作为基准研究,它也是个交叉学科,我踏踏实实学习多学科知识。这么多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基本上我晚上十点之前没有离开过办公室,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产出了一些成果,支撑了我们国家污染防治攻坚一些政策和标准修订方面的工作。

有时候想想,我们现在的条件也比较好了,跟当年“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相比也没有什么,他们把青春甚至生命都留在了荒芜人烟的沙漠上。在现在的条件下,我们青年科学家就应该更担当,为现代化建设贡献我们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姚檀栋:

科学家精神是一个全国关注的事情,这也是说明了科学家精神,它不光是科学家群体的问题,也事关整个社会层面的,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一个进行过多年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科学家精神,我认为是几个层面。

第一,科学家精神不分国籍,只要是做科学研究,都应该是大家共同的特征。它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首先是好奇心和理性的置疑。作为一个科学家,只有好奇心的驱动,才能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这个质疑是不断的对科学问题的质疑、原始创新的质疑,是我们仰望天空的质疑,这才是真正科学层面的质疑,才有像流动力学这个体系的建立。所以,我想首先是好奇心和科学的质疑。

第二,证据和方法。我们现在可能谈到学风问题,有一些文章发表时有数据造假的情况出现,那就是没有做到科学证据、科学方法。

第三,科学的坚持和忍耐,有了科学问题,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甚至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可能是很长时间的事,这就需要有长期的坚持,耐得住寂寞。

第四,在现在的环境下,经常讲新时代,这也是全球的大趋势,需要团队和合作。你看近年来诺贝尔奖,很少一个人单独获得一个成果,这样的成果现在越来越少,一定是团队的,这个团队也往往不光是一个国家的团队,可能很多是国际之间长期共同的合作。

另外从科学的道德层面,我们知道科学诚信是科学道德的底线,你可以做得比别人更优秀,但是有几点必须坚持,一是诚实,二是公正,三是严谨,这是我们讲科学诚信最基本的几条,我想这也是国际科学研究的共性。所以首先是要诚信,它有科学本质的共同特点。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国家创新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地位,这种情况下,科学诚信就要在科学本质和科学道德的层面再提升,那就是家国情怀。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的服务是有对象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后,我们要制定新的“十四五”规划,而且有2035年远景规划,这些都需要将科学诚信提高到科技创新这个更高的高度,科学家应给自己有新的定位。谢谢。

 

郭少军:

科学家精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举一个例子,我博士时候的导师,他现在已经快接近90岁了,但他目前依然坚守在实验室,从早晨八点一直到晚上十一点甚至到十二点,每天都如此。这样一个博士导师一直激励着我不断的努力。所以我从研究生开始,一直到国外读博士后,再回到6163am银河线路建立自己的课题组,每天都坚持如此,只要不出差,每天工作基本上都是早晨八、九点到晚上十二点的节奏。这样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年轻人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首先要以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为榜样,同时我们要有为祖国的昌盛、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甘于奉献的精神,同时我们要有教书育人、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特别重要的是,科学家的精神希望能够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让每个人都热爱科研、热衷于科研创新,真正把科研理解成一种时尚,让更多的人从事科研。面对现在这么多挑战性的科学难题,还有技术的瓶颈,我们要很好地攻破它,大力创新,提升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能力。谢谢。

 

袁亚湘:

前面三位专家都讲得非常充分了,我再结合我们自己的领域简单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老一辈的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刻苦攻关,敢为天下先,攀登科学高峰,老一辈科学家这些优良的品质给我们留下很好的榜样。在数学领域,华罗庚、陈景润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学家,包括像我这样的人都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后来成为科技工作者,也是受他们故事的影响。所以,科学家精神能够鼓舞年轻一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大家经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是一定要记住后面那句话,科学家是有国别的。所以,爱国奉献这一点是我们老一辈科学家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坚持的。

第二个是淡泊名利,不去追求那些荣誉、地位,真正为了信诚科学、淡泊名利,去为了自己兴趣爱好,为了国家的发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不要功利性地做研究。再一点是甘为人梯,我最近刚刚从金坛回来,华罗庚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华罗庚,从一个初中毕业文凭的人到清华,从清华后来又从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员变成一个教员,后来又从剑桥访问回来,直接提升为教授等等,这种就是华罗庚得益于有比他更老一辈的人甘当人梯,当他的伯乐,后来华罗庚先生自己又当伯乐,把陈景润从厦门调到北京来。我刚才有意让八零后的教授在我前面讲,也是弘扬科学家精神,让年轻的同志先讲。我讲的这个问题,就是科学家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家,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这一代更应该在当今社会弘扬这种甘为人梯、扶助后学的精神。

最后是要甘于寂寞,特别是做基础研究的、做数学研究的,要真正坐得住冷板凳,不要为外界喧哗的世界所迷惑,有定力,真正埋头苦干,做真正有价值的工作,这是发扬科学家精神最好的做法。谢谢大家。

 

科技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袁老师。加大基础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您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好奇心,以及科学家特别是基础研究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谢谢。

 

袁亚湘:

非常感谢这位媒体的朋友,谢谢你的问题,这是非常好的问题。我自己非常有幸地参加了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的座谈会,我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的确,对我一个做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来说,非常振奋,也非常受鼓舞。因为习近平总书记不少于三次提到了“好奇心”这个词。大家知道,作基础研究的驱动力,有好奇心,还有功利心。从表面上看来,大家觉得可能功利心是驱动作研究很大的一个动力,但实际上不然。为什么?因为你为了一些所谓的名誉、地位、金钱,甚至一些奖项、“帽子”,好像感觉会不断驱使你前进。但是我们真正做基础研究的,实际上最强有力的动力不是功利心,而是好奇心。为什么呢?因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是人的本性,人对未知世界都想知道。就好像你今天问的这个问题,你就想知道袁老师对这个问题会有什么答案,否则你就不问了。所以,我们知道好奇心才是作基础研究真正的一个最原始的、最强有力的、也是最长久的。用数学语言说,这是一个无穷的动力。因为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真正一些颠覆性的、革命性的科技发现,往往是从无到有,从零到一,这些往往是依赖于真正的纯基础研究,而不是应用研究。

但是基础研究有个特点,往往在你做这个东西之前,你事先并不知道它的结果是什么,而且它的过程往往是漫长的,它的道路还是曲折的。所以,没有好奇心,就很难长期、持久地做这件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做基础研究的,非常希望年轻科技工作者要热爱自己的研究,还要有持久的坚持力,然后调动他的好奇心,才能把它做下去。

当然,现在大家都在谈论,现代科技的竞争,包括我们国家面临很多“卡脖子”的现象。“卡脖子”很多都是表现在技术、工程层面,比如芯片会不会做,这个会不会弄,可能表面上是在技术和工程层面。但归根到底,很多“卡脖子”技术都还是基础研究。就像我们看到一个很漂亮的房子,但实际上盖房子的时候,没有地基是不可能有这个房子的。比如华为的5G领先世界,最关键的技术是基于它的极化编码,这是数学方法。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好奇心,这对我们作基础研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实际上也是希望和勉励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要真正用好奇心驱动自己的研究,热爱科研、埋头苦干。然后是“四个面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我的理解。谢谢。

 

新华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给霍守亮先生的。近些年我们感受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您是从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基础性研究工作,请您结合自身的工作,谈谈科技创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谢谢。

 

霍守亮:

确实,最近两年,可能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我们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其实在城市里生活,感觉特别明显,特别是北京,很多河这几年也清了。我们的科技创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里面,实际上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从我的研究领域来说,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通过污染过程和机理的研究,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逐渐认识到了一些污染问题的整个过程,还有整个发展趋势,以及它的主要成因,这就使得我们在识别环境污染问题的区位、时间和对象方面就准确了,这为我们后面采取的环境管理措施和治理措施更加精准。

第二,我们最近几年通过科技创新,通过核心技术的攻关,我们在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控的关键核心技术,还有装备,都取得了一些突破,使得整个污染防治攻坚、流域和区域的生态治理和修复方面更加科学和合理。

第三,和我们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很接近,最近几年我们通过一些现阶段环境污染物的健康机理、健康评估和环境基准方面的研究工作,产出了一些相关的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方法,还有防控的措施,包括环境基准方面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使得我们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个超前的预判,切实发挥了科技创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的作用。实际上,虽然我国环境质量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环境压力还处于高位运行,我们经常说的结构性污染还比较突出,特别是现在又提出,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以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和美丽中国基本实现。我觉得下一步要达到这个要求,可能我们还要进一步大力开展创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通过科技创新,更精准、更科学地治污,早日实现美丽中国。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新媒体记者:

虽然现在已经把科技创新摆在了非常核心的位置,而且把科技自立自强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但是目前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和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上还是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短板。所以,我想问袁亚湘院士、郭少军教授,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谢谢。

 

袁亚湘:

非常好的一个问题。我本人是作基础研究的,所以也许我对你这个问题的具体回答不一定是最权威的。我还是那个理解,我个人觉得,科技上还存在一些短板,基础研究永远是个源头,所以我们不要太急功近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什么东西缺了马上补。当然补是要做的,但是更多的要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为什么会导致我们有这些短板,为什么导致我们现在被别人“卡脖子”,很可能我们现在被“卡脖子”,可能是二十年前有些没有布局。所以,今天的基础研究很可能导致未来二十年后又被别人“卡脖子”。这是我作为一名基础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还要呼吁的,要重视目前技术工程跟国际竞争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被别人“卡脖子”问题,或者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短板的环境,可能这才是最重要的。

具体落实到您说的哪个项目,我想我自己不是很了解,据我的了解,我们国家很多领域现在做得也非常不错。我不是做工程技术的,所以没办法具体回答你的问题,我只是针对“卡脖子”或者短板跟基础研究的关系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但是您这个问题非常好,我觉得很重要。谢谢。

 

郭少军:

非常感谢您的问题,我非常赞同袁院士的观点。首先,理论创新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是根基,不管我们作科学也好,还是作工程也好,理论是支撑我们整个创新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大力强化这样一个基础创新。另外,在基础方面,特别是现在核心“卡脖子”技术,是需要我们有些不一样的创新思维。我们要有一定的独特性,要找一些非常好的创新思路、解决办法,然后看能不能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突破。另外一点比较重要的是,我们真正想要解决问题,是希望能打通基础和应用,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现在我们作的创新,往往要不在基础,要不在应用,怎么把这个壁垒打通,对我们未来解决这些“卡脖子”技术至关重要。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这个问题是提给姚院士的。国家对青藏科考工作高度重视,而大家对于青藏高原的资源、生态环境也是非常关心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就推进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工作也作出重要指示,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也提出了科学研究的四个方向。请问姚院士,您作为科考队的队长,介绍一下目前第二次青藏科考有什么进展,以及科考队在工作中是如何落实这四个方向的?谢谢。

 

姚檀栋:

感谢你这个问题,这既是我们天天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媒体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第二次青藏科考不光是科学家的研究项目,我们第二次青藏科考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个国家研究专项。青藏高原研究为什么作为一个国家专项来做?这有它的历史,或者说有它的科学上的重要性和现实的重要性。从科学层面上,我们知道,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高的高原,也是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的形成,使得中国今天地理格局完全不一样了,曾经中国是东高西低的,也就是东部是高原,西部是海洋和低地,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中国地质地貌的格局,也形成了中国这种富饶的东部的地理环境。但同样,青藏高原的存在,它的所有变化,会影响中国东部,会影响整个亚洲,甚至影响北半球和全球,这就是青藏高原的重要性。

比如说亚洲的十多条大江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我们整个青藏高原的资源储藏量,好多都是世界第一的,比如说铜、铬。所以,习总书记在给青藏科考的贺信里面专门提到青藏高原是第三极、亚洲水塔,是中国战略资源的储备基地等等。正由于它有这样的重要性,所以国际上关注青藏高原,因为青藏高原变化不光是影响中国,它会影响到亚洲,影响到全球。

同样,从国家层面,整个国家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都和青藏高原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五十年代,当时我们国家启动几个基础研究的项目,青藏高原科考就在里面。到了70年代,我们整个国家要大发展,当时是资源驱动,不像现在是环境驱动,需要看看青藏高原这么资源丰富的地方,摸清家底,青藏高原到底有哪些资源。所以第一次科考从七十年代开始,全国启动了五个基础研究的专项,刚才袁老师他们也讲了,包括数学都是当时很重要的,陈景润、华罗庚,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第一次青藏科考尽管是科考,小的分类很多,自由探索很多,但是作为国家专项是第一次。这次专项搞了八年,就把中国青藏高原研究搞得在国际上就领先了或者在国际上有特色。所以,当时中国科学家组织国际研讨会,邓小平同志亲自接见与会代表,包括国际国内专家,这在当时是很轰动的事情。整个七十年代以摸清资源为基础。

到了过去这五十年,我们大家都知道,整个社会发展很快,但是也有一些环境问题。保护环境是中国的国策,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讲的,包括在第七次西藏工作会的时候,专门讲到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说青藏高原的环境保护不光光是青藏高原的事,是中国的事,是世界的事,这是定位。青藏高原的研究,不光是现在,而且是将来,更是历史,这也是第七次西藏工作会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定位。正因为它的重要性,整个国家专项的研究,它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要解决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应对,这是我们第二次科考一个最基本的研究主线。要做这个事情,不光是中国科学家,还有全球的科学家,青藏高原科考是一个开放的科考体系。

在推动过程中,我们有十大任务。我们知道地球有六大圈层,大气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人类圈,你如果到世界其他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是这六大圈层同时存在的,只有第三极地区六大圈层同时存在。六大圈层的作用也是整个科考整体推进、整体研究的,如何通过圈层作用把环境变化的机制搞清楚。所以,在整个研究里面,第一大任务就是研究大气,第二大任务是研究冰冻圈和水圈的,第三个任务是研究生物圈的,第四个任务是研究生物圈和整个生态屏障的建设。生态屏障这个词,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大家都知道了,全国在搞生态屏障,最早搞青藏高原的生态屏障,因为青藏高原变了,它会影响整个中国东部地区。所以,这个地方是个屏障,不但要保护好,还要优化好。还有怎么建青藏高原或者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同时,接着研究这个地区的人类活动,它和整个环境变化的关系。

 

姚檀栋:

接着下来第七个任务就是研究高原隆升的过程。高原现在还在继续隆升,隆升的过程会怎么影响我们大环境,这也是一个机制问题。第九个是研究灾害风险,这个地区我们知道,是地震最密集的地区,因为高原在隆升,隆升的过程必然引发一些大地震,包括泥石流灾害,包括冰崩灾害,这是灾害风险。最后第十个是绿色发展,我们所有的研究都是为了青藏高原,这也是总书记在致科考队的信里面提到的,要为建成富饶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贡献,科考队要干这个事,要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们十大任务在整个推进过程中,已经在亚洲水塔、生态屏障、高原生长、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有重大的成果产出。比如亚洲水塔,河流源头都是冰川,但是冰川在气候变暖以后融化得很厉害,但是融化过程中,它的水,一些内陆湖泊,叫封闭湖泊,不流出去,固态的水变成液态的水,湖泊扩张会淹没草场,有些地方,像可可西里,我们看到盐湖突然溃决以后,就把周围更大片的湿地也好、草场也好,整个漫灌到底下。这一类的现象,就是亚洲水塔的失衡,固态的水越来越少,液态的水越来越多,这个失衡也会在下游造成一系列更长期的影响。我们知道,整个亚洲水塔的下游地区,中国的长江黄河,我们叫长江大保护、黄河大保护,这个做得是比较好的,但是像恒河、印度河、湄公河,都是跨很多国家的,亚洲水塔失衡以后,水资源也失衡,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接着就提出来了。

其他关于生态的,比方说变暖、变湿,青藏高原现在整体是变暖,变暖的同时降水增加。这种过程中我们就发现,青藏高原整个变绿,实际上最近发现,变绿是全球的过程,全球大陆整体在变绿。这是个好现象,我们跟西藏自治区的书记、主席在交流,变暖、变湿、生态趋好,就是变绿,一个基本的观点,叫“人努力、天帮忙”。为什么呢?我们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屏障,国家有天然保护林工程、有退牧还草工程,有最近刚刚启动或者启动了几年、支持力度最大的生态屏障优化工程,这些都起到作用。所以,变绿是好现象。但是,变绿的过程,使得低海拔的森林不断往高海拔移动,高海拔原来那些土著的物种就没地方去了,因为变暖,它的生存空间就没了,可能就会消失,实际上也会面临着生态的不平衡,这也是在整个研究里发现的现象。

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如何去应对这些变化,这也是我们在科考里面提出的问题。问题提出来,就要有战略的应对方案,这也是最近第七次西藏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他对科考专门提出了任务,最后要解决什么呢?青藏高原环境的保护、修复、治理的系统方案和工程措施,这也是现在我们科考队在明年工作中要进一步推进的。

当然还有一个,我特别要提到的是,我们新时代的科考和第一次科考很大的不一样,就是整个科考手段、科考设备、科考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次科考的时候,我们都是“两条腿”,然后四个汽车轮子,还是大车,我是81年做学生的时候跟着我的导师参加了第一次科考的末尾,叫横断山科学考察研究,我们当时的科考设备比较简陋,他带了四个学生,我们当时年龄跨度比较大,我们的导师和年龄大的师兄坐在汽车驾驶室里面,我们年龄小的就坐在大车上面,人货混装,科考设备在上面,装备、吃的东西都在上面,当时也没有安全意识,不知道人货不能混装。能租到汽车就不得了,因为当时汽车是很热门的职业,司机不想去的地方,只好两条腿走。现在就不一样了,整个科考,因为交通设施改变了,到西藏去,交通四通八达,都是高速公路,林芝到拉萨四百多公里,就几个小时,我们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要开一个星期的,因为经常这儿断了那断了,走不了,这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特别要提的是,前几天到青海,在黄河源头冰川考察,直升飞机从四千米一下就把我拉到六千多米,只用了八分钟,这是我们曾经的梦想。为什么是梦想呢?我在84年刚刚考了博士生,我的导师给我许诺说,你不要出国,我们联合培养,我把你先送到美国去培养,然后再回来到学校去。所以,第二年就把我送到美国参加了他们的科考,当时他们就用直升飞机把所有的科考设备从冰川末端送到冰川顶部,就感觉很震撼。我在国内,人货混装的大车还找不到呢,一看到那里是直升飞机,太震撼了。所以,当时我在直升飞机下面照了相,拿回来我到处讲,我的梦想就是哪一天我也在中国能坐上直升飞机到我们自己的冰川上去考察。我高兴地告诉大家,我的梦想实现了,这是我们整个科考一种方式的转变,国家有实力了,技术进步了。同时,我们有国家科考专项的支持,国家重视青藏科考,因为它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把我们要干的事情高效率地干完,整个科学成果一下子就拿到了。这种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走到哪儿会经常讲这个故事。谢谢大家。

 

经济日报记者:

当前我国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创新这个第一推动力。所以请问郭少军老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您认为需要坚持什么样的科学家精神?您对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有什么经验,对现在国家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有什么期待?

 

郭少军:

非常感谢您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要把科技创新转成一个产品,再真正用起来。我想这个挑战性还是非常非常大的。基于目前我们现在的创新,要去实现这样一个好的技术转变,能否在国家层面上有一些更好的政策,让我们作科学的和技术的这些科研工作者,能够彼此发挥自己的优势,集体攻关,把一些非常好的创新性想法真正转化成所需要的产品。我觉得,这需要一个统筹,需要大家协同,大家要把自己好的想法真正地“桥链”到一起。所以,未来很重要的一点是,希望企业能够推动这样的一些研发,在企业里作更好的研发。另外,从国家层面对企业也需要有一些支持。在大学和研究所以及企业之间,建立一种桥梁,让每个作科学的和作技术的人员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对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海报新闻记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持,请问各位科学家怎么看待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谈一下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

 

姚檀栋:

十九届五中全会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创新的核心来定位,有几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从国际层面。确实,现在不管是信息科学、物质科学、生物科学,还是资环领域的环境科学,已经到了技术突破的紧迫阶段,比如信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物质科学也是,材料不解决,我们很多“卡脖子”的问题就卡在这儿。生物技术更是,现在很多突破性大的东西,脑科学、蛋白质,这些都是最关键的突破点。环境更是,环境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不技术突破、不科学突破,就做不了,这是国际大趋势,也是我们国家发展到现在的关键阶段,新时代对它的需求也更大,所以这么定位是必然的。

我讲一下我所从事的领域,资源环境或者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领域,刚才讲了,我想是最好的例子,没有这些技术的突破,你永远在原始的劳作状态,这种重大的科学突破可能就不容易。只有科学和技术上突破,科学上自然方法上就会改进。现在科考里面,我们现在叫高新技术和前沿科学问题结合起来。青藏高原研究第一次科考,我们就是地学的科学家,这次和高新技术所结合起来,手段上就突破了。比如说我们原来研究大气圈,刚才说了六大圈层,大气圈和地表的相互作用,你只能在地表研究,高空大气就不能研究。我这次和高新技术所结合,可以搞到青藏高原现在已经到七千多米,到明年计划就要突破十公里,十公里是什么概念呢?青藏高原珠峰最高八千八百多,你只要突破九公里,就很困难了。

再讲整个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里面的灾害风险的防治,或者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以后,和东部变化的预测问题,一个是需要技术,一个是模型,刚才袁老师讲了数学的统筹、研究方法,我很有启发,以后怎么结合起来,多学科交叉,这是现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整个的科技创新里面,一定要强调多学科交叉,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不同领域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最新的研究方法,能推进社会重大科技创新问题的深化研究。谢谢。

 

霍守亮:

刚才姚院士说得特别好。现在我们国家整个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的经济发展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化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贯彻落实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科技创新在里面发挥非常核心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我们通过科学体制创新,才能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实现区域的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大力的科技创新,然后攻克关键的,包括技术上、污染治理的核心技术,我们才能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道路,到2035年美丽中国基本实现。

我也想结合我们生态环境领域来谈谈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我们要大力优化生态环境科技的创新能力体系,推进产学研用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刚才说了,生态环境问题是个复合问题,需要多学科集中攻关,为全流域、全过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整体的科技解决方案。刚才也说了,我们国家生态环境质量比较明显,特别是京津冀的蓝天更多了。我们国家一个很好的创新模式,是“1+X”的科技创新模式,成立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1+X”的“1”就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X”就是集中全国优势的团队和科学家一起来集中攻关,来解析整个重污染天气的成因和过程,让后续的管理措施和治理措施更加精准和更加科学。其实我觉得,可能未来我们也可以成立生态环境国家实验室,包括黄河大保护、长江大保护,还有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这些重要战略区域,我们集中全国优势生态环境的科技力量,我们集中来攻关重大战略,主要是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整体的科学解决方案。

第二方面,生态环境科技主要还是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我们现在直接面对的是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战略目标,我们针对生态环境基础性的关键核心技术和管理支撑的薄弱环节,系统地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攻克一批自主可控的生态环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来解决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中的关键科技问题,来支撑整个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谢谢大家。

 

郭少军:

我非常同意刚才两位老师的观点。科技创新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它会很好地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举一个例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理念,也就是说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所以我们所作的研究,包括燃料电池和氢能,是新能源的两种形式,另外包括很多学者作太阳能电池等能源器件。这种新能源的形式,对实现碳中和理念非常重要,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我想,能否经过我们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在新能源器件上不断攻关,包括原始性的创新、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这些器件的效率、安全性和持久性,为未来我们普及这些新能源奠定基础。我认为,这对实现2060年碳中和理念会起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也会不断推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谢谢。

 

袁亚湘:

三位老师都提了很好的意见,我再结合自己的领域,简单谈点自己的看法。首先,我完全同意三位老师的意见。科技创新是我们现代化的一个核心推动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当今世界,经济实力的强国、大国,都是科技强国。纵观近代史这几百年的发展,西方列强国家的进步都是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所以未来国家的竞争,科技的含量会越来越大。

再一点,因为我是作基础研究的,在科技研究领域,基础研究依然是核心中的核心。我呼吁,大家要重视基础研究,虽然基础研究表面上很多都看不到,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科技的竞争力的真正源头是基础研究,这就是为什么华为任正非反复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刚刚有记者拿着手机在照相,在你们电脑里存入一张照片,是JPG格式,这就是数学的编码方式。比如,数学作为一个基础学科,你可以看看你的周围,真是无处不在。所以,基础科学有它的独特性,因为基础科学就是要做前人没有想过的事情,你要发现别人不知道的规律,你要找出来别人不懂的定理,你要找出来或者发明一个别人不知道的方法,这完全是原创性的,它并不是由功利心推动,一定要好奇心驱动。所以我们希望,特别是作基础研究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好奇心,要培养兴趣,真正去作原创性的东西,使我们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这个大氛围让大众都热爱科学、信奉科学。我相信我们中国人很聪明,只要有个好的环境,让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把他们的潜能都调动出来,这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各行各业的贡献会越来越大。谢谢大家。

 

胡凯红:

最后一个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

这个问题是给郭老师的。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请问郭老师是如何理解并在工作中实践总书记的“四个面向”的要求?谢谢。

 

郭少军:

感谢您的问题。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在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我觉得这样一个座谈会实际上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十四五”期间以及长远的科技规划的一个最高的部署,对我们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我们未来去实现一些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具有深远的指引意义。所以,结合我个人研究的方向来谈一下我在工作中是如何来践行总书记的“四个面向”。

首先,青年工作者要勇于担当,要面向学科的前沿,要去主动攻关这些原创的研究,从源头上做创新。要大力强化我们的基础理论,刚才袁院士提到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姚院士也讲到交叉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基金委也是在今年刚成立了交叉学部,所以我想是不是能从不同学科之间、方向之间去做交叉,去找一些灵感,不断地找到创新的思路,这非常重要。

另外从基础层面来说,我们要面对国家的重大需求,探索能解决瓶颈问题的新核心技术非常重要。我做的燃料电池和氢能的研究,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应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研究不仅是做基础,也是在做应用的研究。在基础方面,我们会面向世界学科的前沿,去不断地探索新概念的高效的燃料电池和氢能催化剂体系,我想这非常重要,因为燃料电池的心脏就是催化剂和膜电极,所以我们希望能从源头上找到答案。

另外在技术方面,我们想做一些突破。从最开始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机制、新器件、新产品这样一个全链条的创新模式,去攻破燃料电池和氢能目前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当然,我们的燃料电池如果做得好,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一定程度上是会推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此外,我们做的是新能源,这从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环境的问题,所以对我们人民的生命健康也是有一定的好处。谢谢大家。

 

胡凯红:

刚才四位科学家从他们的经历、从他们的研究,谈了谈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比如爱国,比如奉献,比如创新,比如说好奇心,比如耐得住寂寞,比如说甘为人梯等。我想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精神支撑,有这一代一代科学家们的传承,使我们能够不断取得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我相信,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精神,在未来,我们国家一定能够不断攀登新的科学技术高峰。

今天的见面会到此结束。谢谢四位科学家,谢谢各位!

 

 

新闻来源:中国网

相关链接:http://www.china.com.cn/zhibo/content_76915334.htm